在印度,板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全民信仰。而印度板球运动员的收入,尤其是顶级球星的身价,常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。那么,这些运动员究竟是如何赚取巨额财富的呢?
1. BCCI中央合同:稳定的收入来源
印度板球管理委员会(BCCI)每年会根据球员的表现授予不同等级的中央合同。A+级球员的年薪高达7千万卢比(约合84万美元),而A、B、C级球员的收入则依次递减。像维拉特·科利(Virat Kohli)和罗希特·夏尔马(Rohit Sharma)这样的顶级球星,光是BCCI的合同就能让他们跻身高收入群体。
2. IPL天价合同:商业价值的体现
印度板球超级联赛(IPL)是全球最赚钱的板球联赛之一。2023年,英格兰球星山姆·柯伦(Sam Curran)以1850万卢比(约合220万美元)的转会费成为史上最贵球员。印度本土球星如哈迪克·潘迪亚(Hardik Pandya)和贾斯普利特·布姆拉(Jasprit Bumrah)也常年占据高薪榜单。
3. 广告代言:品牌争抢的香饽饽
板球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远超赛场表现。维拉特·科利代言了包括Puma、MRF轮胎、奥迪等30多个品牌,年广告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。就连新秀如舒布曼·吉尔(Shubman Gill)也因出色的表现迅速成为广告商的宠儿。
4. 社交媒体与个人品牌
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,运动员的个人影响力直接转化为收入。MS多尼(MS Dhoni)在Instagram拥有4000万粉丝,单条赞助帖的报价高达50万卢比(约6000美元)。许多球员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,如科利的健身连锁店“Chisel”。
当然,高收入也伴随着争议。部分球迷认为联赛商业化过度,而基层球员的收入却相差悬殊。但不可否认,印度板球运动员的收入结构已经形成了独特的“金字塔”,顶尖球员的财富堪比好莱坞明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