瞰冬韵

“十四冬”冬季两项公开组

女子15公里孟繁棋夺冠

资料图:孟繁棋(新华社)

18日上午,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冬季两项公开组女子15公里个人赛中,吉林选手孟繁棋以52分55秒8的成绩摘得冠军,这也是“十四冬”在开幕后产生的首枚金牌。河北选手褚源蒙和辽宁选手杨连红分别获得亚、季军。

瞰冬韵

“十四冬”盛大开幕

开幕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举行,图为开幕式表演(工人日报记者 蔚可任)

17日晚,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开幕。“十四冬”是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、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,承担着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、发现优秀后备人才、巩固扩大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成果、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的任务。“十四冬”竞体比赛设8个大项、176个小项,群众赛事活动设4个小项,3000余名运动员参赛。

瞰冬韵

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

孙龙再次摘金

孙龙在赛后庆祝(新华社)

17日,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(公开组)决出两枚金牌。前一日在男子1500米项目夺冠后,孙龙在500米决赛中延续了神勇表现,从一道出发后便牢牢占据领先位置,以41秒046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,摘得金牌。同为吉林队的选手张楚桐则在女子500米项目上夺冠。

瞰冬韵

“十四冬”单板滑雪蔡雪桐夺金

蔡雪桐(中)、刘佳宇(左)与邱冷在颁奖仪式上合影(新华社)

17日,“十四冬”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迎来金牌日。黑龙江队老将蔡雪桐凭借第一轮的出色发挥摘得女子公开组金牌,北京队的20岁小将王梓阳则是凭借最后一轮的高难度动作获得男子公开组冠军。

瞰冬韵

“十四冬”冰壶混双赛

福建队取五连胜

17日,“十四冬”冰壶(公开组)混双循环赛结束第六轮较量,福建队以8:3战胜广东队,由此福建队豪取五连胜,目前与吉林队并列第一名。黑龙江队在当日比赛中也战胜对手,目前与北京队成绩同为四胜二负。

声冬韵

高志丹:“赛风赛纪是

体育工作的生命线”

17日举行的“十四冬”组委会全体会议暨代表团团长会议上,表示将全面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。“十四冬”组委会主任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、党组书记高志丹表示:“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是体育工作的生命线、高压线,是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。我们对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、明确的,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,始终采取严的措施不动摇,坚决做到‘零容忍’,全力确保‘零出现’。”

声冬韵

王强:“不是没有想过

拿下六个第一”

王强在比赛后庆祝(新华社)

17日,重庆队运动员王强夺得第“十四冬”越野滑雪公开组男子个人短距离(传统技术)金牌。此次“十四冬”越野滑雪比赛中,他共参加六项比赛。截至当日,他已摘得3枚金牌。赛后,他表示:“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冬运会,不是没有想过拿下六个第一。我想创造奇迹,证明无论是短距离还是长距离,自己都能滑。”

声冬韵

杨昊:“我等这届全冬会

等了8年”

杨昊在比赛中(新华社)

17日,“十四冬”自由式滑雪公开组大跳台比赛男子决赛中,举办地扎兰屯本地选手杨昊夺得冠军。赛后,杨昊表示:“我等这届全冬会等了8年,今天这枚金牌是对教练的培养、父母的支持和自己多年不懈努力的回馈。为家乡争光了,我成为了爸爸妈妈的骄傲!”

声冬韵

亨德森:“短道速滑在中国

地位独特”

萨拉·亨德森在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比赛中执裁(新华社)

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项目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夺。短道速滑裁判长萨拉·亨德森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很欣喜地看到,短道速滑在中国有独特地位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今天半决赛和决赛的水平很高,显示出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实力强大,我认为这样的比赛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都是件好事。”来自英国的亨德森具有丰富的执裁经历。她告诉记者自己做短道速滑裁判已经有15年时间,这是她第四次来到中国。

聚冬韵

剑指米兰!

“十四冬”助力培养

冰雪后备人才

18日,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(公开组)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的较量,下午将产生男子、女子1000米和男子5000米接力、女子3000米接力共4枚金牌,老将和新人注定上演激烈的交锋。

作为中国队传统强项,短道速滑在冬季项目中一直受到国人的颇多关注。一个月以前,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青年组的比赛已经全部收官。吉林队获得本次短道速滑青年组九项比赛中七项冠军,成为最大赢家,吉林队选手张添翼共获得三项个人赛及两项团体赛共五枚金牌,一时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瞩目的明星。

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、“十四冬”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磊介绍,从已经结束的一些青年组项目来看,不少冬季运动新兴地区都有不俗表现,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凸显了北京冬奥释放的巨大“红利”,也凸显了冰雪运动“南展西扩东进”战略的成效。

17日,张楚桐(左)在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(公开组)女子500米决赛中,冲过终点线后庆祝(新华社)

据悉,作为北京冬奥会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,除了短道速滑项目外,“十四冬”还在速度滑冰、花样滑冰等冬季重点和基础大项上设置青年组,为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补充新生力量,助力后备人才的培养。

不仅如此,“十四冬”在项目设置、竞赛规则上与两年后的米兰冬奥会全面接轨,共设置8个大项、180个小项。其中,雪车、雪橇、滑雪登山等项目都是首次进入冬运会。一些重点项目还邀请了部分高水平外籍裁判来华执裁,以确保赛事公平公正,也能让运动员尽快理解每个项目的竞赛要义,熟悉规则和执裁标准。

“十四冬”还首次实行运动员体能准入,首次在部分项目设定最低成绩或难度标准,引导参赛单位、运动员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,进一步提高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。

17日,在“十四冬”自由式滑雪公开组大跳台女子决赛中,19岁的小将刘梦婷摘金后在颁奖仪式上(新华社)

此外,为了最大限度帮助运动员熟悉国际赛场,内蒙古的4个赛区场地接近甚至达到或高于奥运场馆标准。同时,所有竞赛服务都按照奥运会标准执行。

王磊表示,“十四冬”通过对标2026年米兰冬奥会全面设项、设定决赛最低成绩标准、引进外籍裁判、设置青年组等方式,高水平助力米兰冬奥会备战。“特别是可以为年轻运动员争取更多比赛机会,帮助他们积累参赛经验,实现快速成长。”

作者: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 刘兵

本期编辑:李元浩 刘兵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体视界·冬韵丨“十四冬”开幕后首金出炉;全冬会助力培养冰雪后备人才 工人日报 轻触阅读原文

工人日报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原标题:《体视界·冬韵丨“十四冬”开幕后首金出炉;全冬会助力培养冰雪后备人才》